共享充电宝定价谁说了算
类别:[ 运营 ] 2022-08-29 07:56:00 来源:[5G通信公众号]
共享充电宝忽高忽低的价格成了一个谜。8月28日,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,就算是同一片区域,不同充电宝的定价完全不同;同一品牌在不同点位的24小时收费价格价差可达20元。究其原因,这与其背后的运营模式大有关系:定价由平台、代理商与商家共同决定,有些代理商有着较高的话语权,平台仅提供“定价不要太高”的建议。无论如何,共享充电宝终究是告别了“1元时代”,普遍涨幅200%。分析认为,涨价暴露了商业模式存在短板,企业无法通过规模效应获取盈利,陷入了“涨价流失客户不涨价没收入”的怪圈。
走访:收费标准参差不齐
共享充电近来的每一次“出圈”,都与价格脱不开关系。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多处共享充电宝点位发现,部分点位充电宝租借价格出现调整,同平台内不同的点位收费标准也各异。
以街电共享充电宝为例,每小时单价为1-4元不等,24小时收费价格则在10-30元不等。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,位于万芳园的联众地产街电点位收费标准为1元/小时,24小时收费10元;位于花乡奥莱的哈根达斯街电点位收费标准为4元/小时,24小时收费30元。
怪兽充电宝的小时收费在3-4元,24小时收费价格普遍在24-30元。如全家便利店首经贸店点位4元/小时,24小时收费28元;肯德基白纸坊店点位半小时1.5元,24小时收费30元。
美团充电宝的小时价格普遍在4元左右,24小时价格则在30元左右。如麗枫酒店收费3元/小时,24小时收费30元;葛洲坝中国府则收费最高,10元/小时,24小时收费50元。两个点位的24小时收费相差20元。
综上所述,无论是每小时收费标准还是24小时“封顶”价格,各家品牌都不尽相同。
就算是位于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平台,相应充电宝的价格也存在明显差异。消费者杨女士表示,近日,在同仁医院亦庄分院租借充电宝时发现,尽管小电与街电的每小时收费均为4元,但24小时封顶价格存在差异,前者40元,后者为30元。
全网喊着共享充电宝普遍涨价时,也有选手在小范围内降价。北京商报记者在北京银泰中心in01调查期间发现,街电充电宝价格在该点位的价格从5元/小时变为4元/小时,且24小时收费价格始终未变,为40元。
定价:平台说了不算
共享充电宝的价格为何忽高忽低?明明是位于同一个商圈或点位,不同品牌定价为何有高有低,且差距较大?除去同行之间的竞争与攀比,企业的运营模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共享充电宝的定价。
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,是直营还是加盟模式会首先影响定价,如果再细分是否收取代理、设备采购与租赁费用以及抽成比例的高低,定价体系还会发生变化。
怪兽充电的相关负责人表示,怪兽充电以“直营+代理”模式运营,合作代理不收取代理费用,但会小比例抽取充电宝租赁费。代理模式的盈利在于,怪兽充电可以向代理商销售共享充电设备,从中赚取的是设备销售的费用。
按此运营模式,怪兽充电对代理商的充电终端定价权限不高。上述负责人解释称,公司的定价原则为平台建议+沟通商户,然后达成一致。价格会根据点位所在城市的消费水平、行业价格水平、商户主体意愿三大因素发生变化。
北京商报记者以寻求代理合作为由联系到街电客服人员,该人员证实,“合作不收取代理费、设备费用,但需与商家协商租赁费用的抽成比例”。具体来讲,商家或代理商提交的合作意向内容审核通过后,再根据平台、代理商、商家三方所提供的资源敲定各家的抽成比例。
落实到具体的定价层面,共享充电宝企业还是要考虑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以及盈利水平,对代理商做出要求。上述怪兽充电相关负责人提到,平台会向代理商提供建议,并建议定价不要太高,以免影响公司业务。
“部分资本介入、市场变化,使得共享充电价格不断发生改变”,有共享充电从业者透露,部分平台不掌握共享充电宝的定价权。美团充电宝BD就透露,租借充电宝的收费标准由区域内代理商设定,平台、商家不参与定价。
“小电科技的直营点位仍占据较高比例。直营模式较重,定价高低会直接影响盈利周期的长短。”一位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。据悉,小电科技提出今年主打“直营+代理”的整体业务策略。
无论直营还是代理模式,随着一二线城市的点位逐渐走向饱和,企业还是需要不断占领点位与人流密集场所,来增加盈利可能性。
利润:每台每月收益几十元
如果逛街没有能租赁的充电宝,消费者反而会有些不适应。那么,商业引入了共享充电宝后,又是否能有可观收入呢?
一位竹芒科技BD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:商家引入街电、搜电的共享充电宝进店,不需要支付代理费用,但需要购买设备。竹芒科技以6口4宝、8口6宝的设备销售较多,团购售价分别为566元/台、875元/台。
上述负责人还表示,在日后运营中,商家需要支付服务费,即每台机器租赁充电宝产生流水的10%。按照此标准,购买设备和流水的10%是商家的主要成本。
北京商报记者向BD负责人了解到,这些设备的日耗电量为1-2度电。一位北京商业项目负责人介绍,北京市区内的商用电价格基本一致,不同时段的用电价格不同,高峰和尖峰时段的每度电价格在1.226-1.422元左右。如果按照尖峰时段电费计算,一台充电机设备每天电费支出在3元以内。
按照上述街电BD负责人介绍,商店内每台设备的平均流水在10元左右,除去10%的服务费以及3元电费,商家手中每台充电设备可获得6-7元收益。如果商家引入的设备价格为566元,在租借充电宝每日流水不变的情况下,商家至少需要80天回本并产生消费利润。
如果商家的店铺位置足够好,吸引到广告商投广告,这就意味着商家的收入大幅增加。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,街电充电宝的租借价格由商家自己设定,商家也可以自主接受广告合作,期间产生的广告费由商家自己所有。
与竹芒科技不同的是,美团充电宝大多采用代理制。美团充电宝BD负责人介绍,合作美团充电宝,商家无需购买充电宝,由该地区代理进行免费安装,但是消费者使用充电宝产生的费用则由代理收取90%,美团平台收取4%的服务费,剩余6%收入由安置设备的商家获得。
同时该负责人透露,目前,在商场内的一台美团充电设备月流水约700元,写字楼内设备月流水达500元。一个商店、餐厅引入一台美团充电设备,每月可从中收益几十元。
怪圈:涨价暴露模式短板
不论定价是否由平台说了算,涨价注定会透支共享充电的热度与市场。近年来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有升有降,但对比共享充电宝刚兴起的那几年,其价格已经翻倍增长。彼时共享充电宝租借1小时只需要1元。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,现在多数共享充电宝每小时收费3-4元,整体价格涨幅超200%。
相较于共享充电宝企业早期用低价形式跑马圈地,当前的市场的竞争已然饱和了,甚至有消费者习惯了使用共享充电宝,尤其一线城市的用户对产品黏性逐渐形成。因此,当共享充电宝早几年轮番涨价时,市场反应颇为激烈,当消费习惯发生改变,市场几近饱和,再涨价反而不会引起更多的关注了,“涨价是多方博弈的结果,也是市场调配的结果”。
不可否认,在经历大幅涨价及区域内价格快速调整后,共享充电宝租用价告别“1元起”的时代,且似乎很难再回到从前。
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直言,涨价暴露了共享充电行业存在商业模式短板。运营成本高而收入低,企业无法通过规模效应获取盈利,只能一味依靠提升价格。涨价又会带来用户流失,令收入进一步下滑,这将使企业、行业陷入恶性循环。同时,由于用户增速放缓,行业又将面临生存挑战。
与此同时,从整体发展的趋势来看,行业的确遇到了天花板。国家信息中心《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》显示,2017-2020年,共享充电宝的总用户规模呈上升趋势,从2017年的0.8亿人增长到2020年的2.9亿人,但增长速度却在明显放缓,年增长率从104.9%降到56.3%再降到15.6%。
或许是意识到共享充电宝的发展也不过如此,需要新业务完成下一阶段的布局,共享充电企业在尝试布局新业务。不久前,街电、搜电品牌所属公司竹芒科技宣布,该公司新增充电桩、无人零售柜、储物柜等新业务线。怪兽充电创始人蔡光渊推出“开欢”白酒产品,并在线上开店。小电也在尝试建立会员体系,并希望通过深挖用户运营,为会员在充电之外提供新的服务内容。
北京商报记者 王维祎 实习记者 王思琦
微信扫描二维码
发表您的评论吧
分类推荐 2024-12-30 18:14:01
分类推荐 2024-12-30 13:09:01
分类推荐 2025-01-09 16:07:01
分类推荐 2024-12-31 15:32:01
分类推荐 2024-12-28 20:56:01
分类推荐 2025-01-02 14:13:01
分类推荐 2025-01-11 12:01:01
分类推荐 2025-01-02 10:13:01
分类推荐 2025-01-10 17:36:01
分类推荐 2024-12-30 15:39:01
分类推荐 2025-01-03 20:57:01
分类推荐 2024-12-31 08:40:01
分类推荐 2025-01-10 20:02:01
分类推荐 2025-01-03 18:30:01
分类推荐 2025-01-03 17:02:01